1.简介:
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,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。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,粒子数密度为1015m-3。在高温下,氢、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、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。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,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,射向太阳的外围。形成太阳风。日冕发出的光比色球层的还要弱。日冕可人为地分为内冕、中冕和外冕3层。内冕从色球顶部延伸到1.3倍太阳半径处;中冕从1.3倍太阳半径到2.3倍太阳半径,也有人把2.3倍太阳半径以内统称内冕。大于2.3倍太阳半径处称为外冕(以上距离均从日心算起)。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。
2.观测指导:
当日全食的时候,月亮把太阳正好给遮住了。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很光亮的,但是太阳旁边实际上有一层日冕的结构。日冕是很暗的,它的光亮度只有日面的百万分之一到二,所以日常看不到。当日全食正好把这个光遮住,旁边很漂亮的日冕就会看到。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很漂亮的结构,这个很漂亮的结构对于科学家来说最关注的是里面的物理过程,它的温度是什么,它的密度是什么,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因为现在有了空间观测手段之后,把观测仪器放到空间去,也能直接观测到日冕。观测日冕在地面上唯一的机会就是发生日全食的时候,这就是众多科学家关注日全食的重要原因,就是说在地面上就能观测到日冕。